據新華社電中共中央、國務院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台灣褐藻醣膠。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劉雲山、張高麗出席大會併為獲獎代表頒獎。李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張高麗主持大會。
  習近平首先向獲得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存浩,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室內設計解放軍總裝備部程開甲頒發獎勵證書,並同他們熱情握手,表示祝賀。隨後,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向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獎。
  張存浩代表全體獲獎人禮服員發言。
  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共授獎10位科技專家和313項成果。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54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5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71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69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8項,其中特等獎3項抗癌食物有哪些、一等獎24項、二等獎161項;授予8名外籍科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聲音]
  惟有改革,才能破除阻礙創新的思想藩籬;惟有改革,才能衝破債務整合制約創新的體制機制。政府要大力減少和糾正用行政手段包攬、直接介入或干預科技創新活動的做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創新激勵政策、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上來。
  除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研究和重大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政府要重點加大支持外,其他科技創新活動在研發方向、資源配置和經費使用、項目評審以及成果評價和應用等各個環節,都要放手讓市場“說話”。——摘自李克強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的講話
  張存浩:自評是一個有激情的人
  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高能化學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張存浩院士,10日獲得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張存浩,山東無棣人,1928年2月出生,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化工系,1950年獲美國密西根大學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後,曾擔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所所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及化學部主任等職。現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籌)理事長。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部委員(院士),1992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張存浩長期從事催化、火箭推進劑、化學激光、分子反應動力學等領域的研究,取得了多項國際先進成果。
  多年在大連化物所從事一線科研工作,張存浩認為科學是一個充滿驚奇與驚喜的世界。他對自己的評價:一個有激情的人。
  1986年到1990年,張存浩出任大連化物所所長,開始了“科研管理一肩挑”的學術生涯。
  儘管他身為領導又是項目負責人,但取得成果和獲得各種重大獎勵時,他總是把最大的功勞歸於工作在第一線的學生和合作者。學生解金春博士回憶說:“獲首屆吳健雄物理獎的那篇論文,張先生排我為第一完成人,把自己排在最後。這件事讓我印象很深。”
  張存浩在1991到1999年出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在他的倡議下設立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這項基金的設立,一直受到科學界的交口稱贊。在他擔任基金委主任8年多的時間里,自然科學基金總經費增加了近8倍。
  他在我國科技管理部門中第一個倡議設立了專門從事學風管理的機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保障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事業的健康發展。
  程開甲:研試核武20多年沒發表論文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創建者和領路人程開甲院士,10日獲得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程開甲1918年8月出生,江蘇吳江人,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1948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1950年回國後,歷任浙江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副主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核試驗基地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基地副司令員,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現任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院士),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1962年,程開甲成為我國核試驗技術總負責人,參與主持決策了包括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兩彈結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首次豎井試驗等多種試驗方式的30多次核試驗。
  每次核試驗任務,程開甲都會親自到最艱苦、最危險的一線去檢查指導技術工作。他多次進入地下核試驗爆後現場,爬進測試廊道、測試間,甚至最危險的爆心。
  經過不懈奮鬥,程開甲帶領團隊,建立發展了我國的核爆炸理論;創立了核爆炸效應的研究領域,建立完善不同方式核試驗的技術路線、安全規範和技術措施;領導並推進了我國核試驗體系的建立和科學發展,支持了我國核武器設計改進。
  雖然參加核武器研試的20多年,程開甲沒發表過論文,但他一生在學術研究上始終創新不輟。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時,他與導師玻恩共同提出超導的“雙帶模型”;回國後,他率先在國內開展系統的熱力學內耗理論研究,出版了我國第一本《固體物理學》教科書;離開戈壁後,他進一步發展、完善了高溫和低溫超導普遍適用的超導雙帶理論,提出並建立了系統的“托馬斯—費米—狄拉克-程開甲”電子理論。
  [關鍵詞]
  年輕化 數據分析顯示,今年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齡為46.6歲。其中自然科學獎平均年齡45.9歲、技術發明獎45.7歲、科技進步獎47歲。
  企業創新在今年科技進步獎通用項目中,企業作為牽頭或參與單位完成的項目占75.9%,其中企業牽頭完成的占35.8%。
  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今年的獲獎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勢頭強勁。比如中科院電子研究所發明的“基於生物敏感膜的便攜式傳感器關鍵技術”,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促進我國相關企業跨入國際生物傳感器領先行列。
  民生科技在群眾普遍關註的醫葯衛生、環境保護、能源資源、食品安全等領域,大量優秀成果脫穎而出。如李蘭娟等完成的“重症肝病診治的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項目,創建了獨特有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李氏人工肝系統,為解決重症肝病高病死率難題作出了重大貢獻。再如,在環境領域,有機廢水處理、滑坡地質災害防控、海上油膜探測等成果已經得到廣泛應用;針對交通安全,科學家提出了基於行駛環境感知與控制協同的汽車智能安全新技術,發展前景廣闊。
  (原標題:張存浩程開甲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d91zdmej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